Anyalee 发表于 2024-10-1 01:13:01

亲历泰国“9·25大转账”!300万泰国人,在那天早晨泪流成河

前几天,泰国可谓是双喜临门。

一来,泰国《婚姻平权法》,终于走完了所有的流程,得到了泰国国王的签署御准。

二来,泰国人民期盼已久的“佩通坦汇款”——也就是每人发一万泰铢那事儿,居然真的到账了!

小编考虑了很久,应该去跟哪一边。

是去看“They们”的彩虹胜利大游行呢?

还是去看老百姓蜂拥去银行取钱呢?

按照西方世界的媒体标准,彩虹那边似乎“格调更高”,更上镜。

但我却觉得,发钱,似乎对泰国老百姓而言,才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。



9月25日,泰国财政部正式启动了“数字钱包”项目的第一期计划,向全泰最贫困的弱势群体发放10000泰铢现金(折合人民币近2000元)。

而且,不是什么“数字钱包”,而是真金白银的现款。

按照计划,这第一期发给穷苦人民的头款,应该惠及一千多万人。

但是很多人,实在太穷,以至于连个网银都没有,因此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登记注册,才能把这钱顺利汇到账上。

当天,成功转账了300万多人。



为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转账,佩通坦政府还搞得挺有仪式感。

由总理佩通坦带领内阁官员,在舞台上的倒计时在之后一同启动汇款。

持有泰国政府福利卡、残疾证、以及其他登记在册的困难群体,都得到了转账10,000泰铢。

无任何条件限制,可立即取款,拿去买东西。

完成转账之后,佩通坦表示,这场规模浩大的“发钱行动”,会对缓解民众生活困难,刺激泰国经济,为泰国经济增添流动性。

而且,这只是一个开始,泰国政府将会继续推进“每人万铢”项目,持续向泰国民众发钱。



那一天,泰国大街小巷,田间地头,被欢乐的气氛所笼罩。

老百姓,像是过节一般,兴高采烈地庆祝自己收到的“佩通坦大红包”。

这么庞大的汇款行动,几乎让泰国的银行体系几乎瘫痪。

各大金融机构从25日凌晨便陆续开始马力全开,一直持续至当天早晨7点左右,才终于把这三百多万份汇款,全部汇到账上。

当天早上,泰国境内第一个被挤爆的地方,是自动取款机。

全泰各地民众,蜂拥前去银行ATM机前排队取钱,许多银行、自动提款机前都出现了长长的队伍。

所有收到钱的民众,都激动万分、喜笑颜开。



有的人,从前一天晚上开始,便激动地睡不着觉。

睁着眼睛等了一夜,一大早起床,便立刻跑去提款。

还有的老大妈,取到现款的那一刻,激动地当场昏厥。

更多的百姓,拿到钱后,一屁股坐在地上,眼睛里止不住地流泪。

双手捧着钱,高高举过头顶,也不知道是在感谢上天,还是感谢佩通坦。



很多老百姓,平常没啥手机转账的机会,甚至连智能手机都没有,因此不太明白自己的钱究竟打到了哪个银行的账上。

于是,一大早跑到镇上,挨家挨户地问银行。

银行的职员,也专门在大门安排了人手,向前来问询的乡亲们,热情而不厌其烦地讲解着。

银行职员,脸上也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。

毕竟发钱这样的喜事,大家都很难不受这种氛围的感染。



第二个被挤爆的地方,是米店。

很多百姓一得到钱,转身就到米店里去买了大米。

也有人,用来交房租、水电费、看病、修理破旧的房子——或者拿去治病。

这一波收到汇款的300万人,可谓是泰国最穷的底层百姓,乡下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……总之,都是最需要这笔钱的人。

这些人,基本上没有一分钱的存款,很多人甚至欠着债。

这笔钱对他们来说,可不是什么“火锅基金”、“啤酒基金”或者“新手机储备”。

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救命钱,几个月的伙食费。



64岁的玛翁米阿婆,家里有个卧床不起的丈夫,一得到钱便去买了两袋大米,以及一只国产的电饭锅。

因为,她家唯一的锅坏了,要不是这钱,真的“揭不开锅”了。



61岁的差罗大妈,一大早就让女儿带着自己去镇上排队取钱,取到的钱用来修房子,以及破损的水管。

她还以为,自己不会真的收到这笔钱,以至于收到转账信息时,在家中昏了过去。

到了银行,取出钱来,她一个没忍住,又在银行大厅里昏了一次,以至于要用通鼻药猛吸几口,才能醒过神来。



对于很多百姓而言,这笔钱除了高兴,更多带来的是辛酸。

很多人得到钱之后,未曾受用,就先要还债。

或者,去当铺里将自己抵押的东西,给赎出来。

很多债主、放贷公司、讨债机构,早早听到风声,于是连夜打电话催欠债人赶紧去银行取款还债。

并威胁欠款人:钱到手之后,必须立刻用来还债。

官方也发布通告,“严禁债主威胁欠债人”,然而这种口头上的“严禁”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,很让人怀疑。

总之,很多百姓,取到了钱之后,还没来得及闻一闻纸钞的香味,就要与之永别。



这,就是2024年,9月25日上午的泰国。

长久的压抑和干涸之后,一场从天而降的甘霖,让整个国家陷入癫狂。

人们欣喜若狂,潸然泪下;或者难以置信,犹在梦中。

这个国家过度悬殊的贫富差距,底层民众触目惊心的困窘,将这场“久旱甘霖”的震撼放大了百倍,成为了一种集体的行为艺术。

置身其中,像是在观看一场盛大的祭奠,一场人间真实上演的话剧。

又替他们高兴,又为他们伤心。



为泰党政府的“数字钱包”计划,最早在去年大选时提出。

向除了富人以外的所有泰国16岁以上之公民,无差别发钱,每人发一万泰铢。

刚提出这个政策时,为泰党受到了很多嘲笑和批评。

有人认为,这是一项毫无效率的“民粹政策”,不但起不到提振经济的效果,还会给泰国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。

也有人认为,这是一项“过时”的政策,甚至是他信惯用的“花钱讨好选民”的伎俩,相当于用国家的钱,进行公开的贿选。

后来,为泰党上台,这个政策出现了各种波折,以至于很多人一度觉得为泰党拿不出这笔钱,要赖账。

赛塔被搞下台时,很多泰国百姓关心的并非赛塔的个人前途,而是都在紧张地追问:

“赛塔下台了,那个10000泰铢还发不发?”



整个泰国上层,都在嘲笑这场“大发钱”。

而底层民众,则对这笔钱寄予厚望,翘首以盼。

泰国政府确实缺钱。

向民众无差别发钱,确实非常简单粗暴,缺乏“精准性”和“学术性”。

一度,小编也这么觉得。

直到9月25日这天,老汉亲眼目睹了这场大汇款,亲眼目睹这人间的种种悲喜剧,看到泰国民众拿到钱之后的状态。

那一刻,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。

我开始觉得:甭管起到多大作用,这钱,必须要发!



泰国的穷人,真的太穷了。

他们的苦,不是心理层面上黯淡无光,而是物理意义上的“难以为继”。

长久以来的制度性失衡,长达十年的经济不振,政局动荡,外部大环境的恶化,都加剧了这种困苦。

他们面对的,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困境,是锅里有没有米下锅,孩子有没有钱上学的人生必答题。

你嫌弃他们“民粹”?

嫌弃老百姓不懂“钱应该花在刀刃上”的道理?



什么叫民粹?

谁是“刀刃”?

那些政客,不管是老派的,还是年轻的,爱讲“分配蛋糕的前提,是把蛋糕做大”——说得比唱的还好听。

有用吗?做到过吗?不觉得太清高,太傲慢么?

这10000泰铢,甚至都不是对经济的刺激,而是一次势在必行的扶贫。

而且,确实刺激了经济。

这些钱,从到账的一刻起,便不会在银行账户里停留太久。

它们很快就被花掉了,流向了泰国最基层的粮店、诊所、小卖部,进入了流通,拯救了很多人生活的同时,也滋润了经济,产生了流动。

就像一场降在沙漠里的雨,每一滴水都被根系吸收。

是否“杯水车薪”,另说。

但是,你决不能说,这钱被浪费了。

当然,一次发钱,确实只是杯水车薪,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泰国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,无法撼动这个国家畸形的分配体系。

但是,这个钱不发,又能对泰国起到多少“高瞻远瞩”的功效呢?

我表示很怀疑。

以前的泰国,很多预算花在了一些“高端项目”上。

当初说得天花乱坠,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?

不是打了水漂,就是进了财阀和官僚的腰包,也不知道惠泽了什么百姓,起到了什么效果。

还不如像佩通坦这样,实在点,给老百姓发个红包,让大家买点大米,好好撑过接下来的生活。

好歹还能听个响。



是民众富裕了,国家经济才能好转;还是先要搞好经济,民众才能富裕?

这永远是一个鸡与蛋的悖论。

但是,在此刻,在这个泰国的九月末尾,答案很明显。

民粹也好,贿选也罢。

在那个充满欢笑和泪水的早晨,泰国穷苦的百姓,狂喜的笑容,与激动的泪水,至少是真实的。

一切总要有个开始,从点燃人心的希望,开始。



泰国的兴旺,不是一次发钱能实现的。

不发钱,更加没希望。

就让这个佩通坦的红包,成为泰国,一次触底反弹的契机,一次时来运转的号角。

从这里开始,一点点地,走出低谷,重现泰国曾经的辉煌吧。

Anyalee 发表于 2024-10-1 01:13:33

泰国的兴旺,不是一次发钱能实现的

圆圈大叔 发表于 2024-10-1 21:03:45

每日打卡

luhu777 发表于 2024-10-4 06:17:15

楼主加油,我们都看好你哦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亲历泰国“9·25大转账”!300万泰国人,在那天早晨泪流成河